賴暉校友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醫學系57級校友,中南大學香港校友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,香港優秀執業醫師。

本篇文章摘自賴暉校友在《風雨杏林路——香港執照醫生奮鬥歷程》一書的自傳分享,記錄了賴暉校友在艱苦的環境下奮鬥不息,考取香港醫生執照並成為香港政府公立醫院一名優秀醫生、直至退休後再重出懸壺貧民區救助市民的杏林生涯。在此推薦給香港校友會全體校友以共享共勉。

關於《風雨杏林路》一書:

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來,由於香港所處特殊的歷史和地域緣故,聚集了成千上萬名外來醫生,這是一班現成的醫療生力大軍,但受制於香港醫務條例和制度規限,這批醫生不能合法行醫。不管香港市民有多缺乏醫生,不管這些醫生如何的飽讀經書醫術高明,一律不能為同胞提供醫療服務。

為了生存,為了行駛自身職業的權利,他們組織起來,奮力抗爭,發動群眾口誅筆伐,甚至走上街頭。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終於令政府修改醫務條例。由1977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『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試』,一道被殖民地制度長期封固的『銅牆鐵壁』被打開了一道『門』。

30多年來,經執照試獲取牌照的醫生只有約1100名。不言而喻,考試的難度是極高的、合格率是極低的,可想而知,參考者要付出的代價是何等巨大。

即便考取了執照,由於他們在社會、在醫務界都屬於弱小群體,他們的遭遇和經歷有其獨特的一面。如何面對周圍的壓力和歧視的眼光,如何自強不息,奮戰在醫療衛生崗位為香港市民貢獻自己的專長,是對這群醫生的挑戰和考驗。

本書收集了二十二位經執照時試獲得香港執照的醫生的文章。為了增強可讀性和真實性,本書保留了他們各自的風格和語調,並以第一人稱寫自傳的形式寫出各自到香港前後的心路歷程。字裡行間有血有肉有汗,更有服務市民達致人生目標的欣快眼淚。

本書是在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啟發和提議下動筆和完成。……

摘自《風雨杏林路》(序)

 

‘驀然回首 心潮澎湃”